数字化银行卡将要来临 与传统银行卡有何不同

2020-09-07 10:40:43 编辑:秩名 关键词:数字化银行卡

传统银行卡已经牢牢占据了人类的心灵,当下银行相继推出数字化银行卡,在这样的无卡冲击之下,将会引起一场怎样风动云涌的变革呢?

14年前,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戴维·S.埃文斯(David S. Evans)和理查德·斯默兰(Richard Schmalensee)在他们合著《银行卡时代: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》里写道:

银行卡组织的主要作用就是建立一个双边市场平台,并以此实现发卡机构、收单机构、商户、持卡人等不同群体之间的协同关系,这些不同群体既竞争又合作,形成了银行卡产业特殊的竞争形式和合作模式——「竞合」关系。

如今数字时代到来,银行卡产业中各参与方所处的位置,以及其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。

前几年移动支付大潮序幕拉开之后,支付终端的变化使得银行卡「载体」从卡片转向数字账户。银行开卡流程的线上化,以及汹涌而来的产业互联网大潮,都让银行卡产业中的各参与方感受到了做出改变的迫切。

银行卡的「外壳」之下,内涵已经与往日大不相同。而2020年以来的疫情,更是点燃了金融产业数字化的热情。

在最近各银行披露的半年报里,APP服务、数字化获客和服务的比率都有大幅攀升。

一个更具标志性的事件是最近银联发布的「银联无界卡」。作为卡组织,银联联合商业银行、主流手机厂商、重点合作商户和支付机构,发布了国内第一款数字银行卡。

顾名思义,数字银行卡是相对于传统银行卡而言的,它不仅以数字形态存在,并且能够以数字化的服务满足用户消费、存取现、转账、支付等需求,同时还实现了发卡模式、管理模式和安全应用全流程的数字化。

换言之,它是整个银行卡产业的各参与方进行了长期的摸索尝试之后,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联合起来,完成一次数字化的重构。

数字化银行卡

与传统银行卡有什么区别?

我们可以先来看看,这张名为「无界」的数字化银行卡与传统的银行卡有何不同。

首先在开卡环节,申卡时,用户可在云闪付APP、商业银行APP或手机厂商钱包等多个平台线上操作,只需几步便可快速申请成功。

金融服务的逻辑向来是前端越高效和便利,后端就承受着越大的压力。尤其是此次银联与各合作方推出的无界卡不止包括借记卡,还有风控流程更为复杂的信用卡。

这需要发卡机构以及相关参与方本身具备强有力的数字化风控能力,以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获得审批结果。

其次是在使用环节,与传统银行卡本身需要进行繁复的绑定操作再进行支付相比,「无界卡」可以实现卡码合一,即可手机一键调取无界闪付卡和无界卡二维码,直接进行支付,而且在云闪付及发卡银行手机APP上,理财、消费、支付等金融功能可以全面支持。

也是基于这种便捷的操作,以及数字银行卡与消费支付场景天然的契合,借助Token2.0数字支付体系,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将数字银行卡推送到电商、公交、手机钱包等支付场景,而由于许多商户、消费场景、流量平台本身也是参与方,他们可以为持卡人提供配套丰富的专属卡权益,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支付生态。比如一键绑卡至京东、度小满等线上商户APP,满足各类场景需求。

如果说以往的银行卡是账户的载体,那么「无界卡」才使得银行卡真正意义上成为账户本身。

就像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一级巡视员樊爽文在致辞中提到的,「支付作为金融业务的综合入口和基础支撑,是数字时代开拓创新转型升级先锋产业。」

数字银行卡的特殊性对支付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,银联方面表示,其通过支付标记化、通道加密、实时风控等全方位的技术手段,对卡号、有效期等信息进行全程防护,保障用户的资金与信息安全。

据悉,此次银联无界卡在境内外同步发行,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、部分区域性银行及互联网银行如江苏银行、微众银行等将加入首批试点。

数字化银行卡产业链

从数字化这个关键词入手,我们可以透过卡本身存在方式和使用体验的变化,来探索产业链上各参与方存在方式和运营逻辑的变化。

银行卡无卡化的趋势由来已久,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,大大加快了无卡化的进程。

但从实际发展来看,无论是巨头们所尝试的「信用支付」,或者一些银行与场景方开通二类户等账户的做法,都是整个银行卡产业中的部分参与方、在局部的产业链条上进行尝试,因此要么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「无卡」,要么在使用体验上存在短板。

而这一次银联无界卡的尝试,是真正意义上银行、收单机构、合作商户等全部参与进来,以卡组织为纽带,符合银行业统一标准的条码支付、手机闪付、刷脸付等各类移动支付产品协同发展,并且在重要便民场景进行广泛应用。

这或许本身也是银联作为卡组织的使命,就像《银行卡时代:消费支付的数字化革命》里强调的:

银行卡产业中的众多公司必须通力合作,才能保证整个支付网络的畅通。他们需要合作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组织,而这个组织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合作体都更大。

更进一步说,这也是银行卡产业链上的各方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标志。

其中,金融业作为信息密集型行业,作为发卡机构的银行本身就是数字化转型时代的样本——在疫情笼罩的上半年里,数字化转型为银行度过难关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典型如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数达1.29亿户,借记卡数字化获客占比19.71%;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达9842.37万户,信用卡数字化获客占比达62.48%。

此外,过去几年,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收单机构也成为了数字化的「先驱」,而B端商户也有了更加旺盛的数字化需求——不仅是支付数据,更需要了解用户偏好、建立会员体系、精准营销获客等等。

在这样的背景之下,银行卡本身也早已不只是一个支付工具,银行卡产业更不只是一个传统的金融服务产业而已,而是一个集合的生态,一个数字驱动的不断进化的产业互联网样本。

樊爽文在致辞中也提到,「就像我们以前对银行卡收单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它所包含的内容一样,实际上现在重新对银行卡这个概念进行定义。」

「可能未来我们还会一直沿用银行卡这个概念,但是未来我们所说的银行卡和今天和过去所说的银行卡,它的指向,概念的含义应该是有很大的不同。」